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金针菇栽培技术流程介绍

    信息发布者:yxpxz123
    2017-07-11 16:12:19    来源:原创   转载

    金针菇不含叶绿素,不具有光合作用,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,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针菇栽培技术流程。

    培养料的配置:米糠或麸皮20%、玉米芯73%、麸皮25%、石膏1%。将上述培养料加水充分拌匀,然后调节pH值到6左右,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渗处但不形成水流为宜。培养料配好后选用规格(长×宽)17× 28cm,厚0.6mm的塑料袋,装料300g左右,两头扎口。

    灭菌接种:采用常压灭菌,水烧开后保持开锅6~8小时,再闷一夜,待袋内料温降至25℃以下时,将菌种接种于袋两头。接种应在无菌条件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间进行,菌种应选用活力旺盛、健壮、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。

    发菌期管理: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,室内温度保持22℃~25℃,正常情况下,接种后10~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~25mm。如果发菌顺利,接种后20~25天内菌丝可覆盖整个料面,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,并将发菌袋未满的排在一起继续发菌。


    搔菌及催蕾: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,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, 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,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,可以采用刮搔,即把老菌种种皮和5~10mm 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,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可形成原基,要保持空气湿度90%~95%并加强通风,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气生菌丝的形成, 有利于催蕾出菇。此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%左右为宜,温度控制在10℃~15℃为宜,用报纸覆盖或盖膜保湿,以诱发出菇,一周后,陆续长出尖状菌蕾,蕾头白色为正常。


    生育阶段的管理:当菌柄长0.5~1.0cm时,增加光照,有增产和提高品质的作用。由于金针菇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,从菇体长2~3cm时开始套纸筒到收获,用一定的光照可诱导菌柄向光伸长,因此,在床架上方每隔3~5cm吊一个15W的灯泡,产生垂直光,促进菌柄伸长。此阶段以温度8℃~ 15℃,空气相对湿度85%~90%,菇房中CO2含量保持0.10%~0.15%为宜,这样可达到抑制菌盖开伞,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。约15天,菌盖直径可达1~2cm,菌柄长可达8~15cm,即可进行采收。


    适期采收:当菌柄长13~14cm时,长势整齐,菌盖直径1cm左右,边缘内卷,没有畸变,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,菌柄根又圆又粗,全体纯白色,菇体结实,含水量适宜时为采收期。采收前几天要检查菌盖含水量,如果含水量比较高,采收前两天要通风,促进水分蒸发。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菇剔除,按市场要求进行小包装,或用聚乙烯薄膜袋抽气密封,低温保藏。二潮菇后,为提高产量和品质,可将菌柱脱出调头袋装,也可封闭原出菇袋口,打开另一头出菇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